100元就能建团购网站准入门槛低致鱼龙混杂业
团购新规能否约束市场乱象尚存疑
很多团购网站为了赚取利润,往往在商品的品质和服务上大做文章。有的对产品的缺点避而不谈,有的为团购订制质量较低的产品;一些预付性团购消费,如集中办理游戏卡、美容卡等,商家在以低廉的价格诱惑消费者购物后,不兑现当初的承诺;大多数团购网存在虚报参与人数、商品信息缺乏真实性和透明度、重敛财轻承诺等严重问题……
据业内人士称,团购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门槛低,60块钱买一个域名和空间,30块钱买套团购网站源代码,而CMS(网站模板)更是简单,所有这些加起来,100元就能解决。
面对上亿的团购消费者和团购市场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有效监管团购市场成为摆在监管者面前一道绕不开的难题
本报记者任雪 本报实习生 焦小超
今天你团购了吗?
当网络团购逐渐成为一种风尚,这句话也悄然成为城市白领间的流行语。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网购用户总数已经突破1.3亿人,网购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
然而,在人们为团购带来的实惠和便利而欢呼时,团购陷阱也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团客”一族。日前,商务部直属机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针对团购行业推出诚信资质认证和评级标准,欲设置门槛约束团购市场乱象。申请认证的团购网站被要求如实填报相关材料。据悉,这是国内首个针对团购新兴电子商务模式的监督措施。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认为,采取措施提高团购准入门槛是有必要的,但他同时坦言,目前商务部出台的这个标准作用很有限,规范团购市场还需要完善电子商务法规这个前提条件。
“千团”乱象团购“想说爱你不容易”
近年来,网络团购以其更多的折扣和优惠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此外,团购还可以方便消费者进行良性交流和互动,做到了资源、信息最大化共享,甚至有不少年轻人还在团购过程中成为了“战略盟友”,在购物之外又结识了新朋友,可谓是一举多得。
2010中国网络团购行业高层研讨会近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团购行业首份调查报告———《2010年中国网络团购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8月底,国内初具规模的网络团购企业数量已达1215家,其中尚未包括未开团或已倒闭的256家团购网站,及刚开团或开团次数很少的小型团购网站。在全国范围内按网络团购企业数量分,北京独占鳌头,其次依次为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电子商务普及较高城市。
一般的团购网站每天都会推出一款或几款折扣一般都在5折以下的超低价商品,凡是有过团购体验的人总会情不自禁地、欣喜若狂地向身边好友炫耀、推荐自己的战利品,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团购生活。
“花最少的钱买到自己满意的产品何乐而不为呢?”自称“团客”的张女士拿着自己刚刚团购来的包包爱不释手。
不过,经过一阵疯狂团购后,最初的一批“团客”却发现,欣喜渐去,惆怅袭来,尤其是当他们拿出账本算账时,心里更是平添了一种莫名的压力:与传统的有需求才去组织团购的方式完全不同,这种新团购是先被超低价格所吸引而后购买,这不是“被推销”了吗?“团”来的“超值”商品有用吗?关键是网上标榜的折扣靠谱儿吗?“团奴”生活是否由此开始?
同时,团购潜规则也开始困扰越来越多的“团奴”。
就职于北京某高校的范老师近日就因团购吃了“哑巴亏”。“我团购了一双标明正品的鞋子,但寄过来后发现不是。我向这个团购网站询问原因,他们否认自己有这样的承诺。”范老师无奈地对记者说道。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吴景明认为,团购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目前通过团购买房或者是其他消费品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但是组织团购的人给参加团购的消费者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甚至组织者自己了解得是否全面,这里的盲目性是比较大的。”
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团购网站的乱象可谓是五花八门,很多团购网站为了赚取利润,往往在商品的品质和服务上大做文章。有的对产品的缺点避而不谈,故意夸大优点,甚至吹嘘根本不存在的性能;有的商家为降低成本,为团购订制质量较低的产品;一些预付性团购消费,如集中办理游戏卡、美容卡等,商家在以低廉的价格诱惑消费者购物后,中途不兑现当初的承诺;还有的消费者带着消费券去消费时,商家要求另外加钱;大多数团购网站存在虚报参与人数、商品信息缺乏真实性和透明度、重敛财轻承诺等严重问题……
近期发生的“糯米团事件”就是一个力证,也给很多热衷于网络团购的消费者泼了一瓢冷水———1.3万余名网友团购游戏币后,电玩城却关张大吉。
“网络团购目前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预付款的问题,消费者如果在不太规范的团购网站上购物的话,预付款的风险就很大;第二个问题是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商家的接待能力如何。大批消费者的集体消费,商家能否消化得了。另外,消费者团购来的商品或者服务可能和团购网站上所宣传的有一定的差别。”阿拉木斯总结道。
乱象根源技术门槛低法规不完善
据业内人士称,团购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门槛低,60块钱买一个域名和空间,30块钱买套团购网站源代码,而CMS(网站模板)更是简单,所有这些加起来,100元就能解决。
如此低的技术门槛对于想要创业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正是因为团购网站的技术门槛很低并缺少监管,所以团购网站才会大批量地涌现,这难免会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李建刚说。
针对此次商务部推出的诚信资质认证和评级标准,一些团购网站高管表示了支持,他们认为规范条例的出台将有利于行业有序的发展、诚信资质的认证有利于用户对团购网站的选择,从而减少对用户利益产生的损害,同时第三方监督机制的建立对商家的利益也是一种保障。
阿拉木斯认为,“虽然这个规范很有必要,但是起到的作用会很有限”。他表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是商务部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它提出的诚信资质认证和评级标准应该说是民间第三方的信用评价评级体系,这不太可能形成一个强制性的准入门槛。此外,团购相关评级标准的推出是完善团购整体环境的一个环节,但是指望它能够彻底改变团购网站准入门槛过低的现状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
此外,有坊间议论认为,新规中并未对团购网站申报进行强制性规定。更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此规定将会给一些“不良”团购网站继续存活的机会,而这样的结果无疑将令新规面临成为“一纸空文”的尴尬。
毋庸置疑,面对上亿的团购消费者和团购市场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有效监管团购市场成为摆在监管者面前一道绕不开的难题。
“总体上来说,团购乱象还是与我们国家电子商务的规则、法规环境不完善有直接关系,相关管理规则、市场监管和主体的责任等方面都不是很明确。”阿拉木斯说。
据记者了解,根据国务院2000年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经营行为需要办理经营许可证。但实际上在网上不管是卖东西的还是做广告的,真正办互联网经营许可证的比较少,很多仅仅是办网站备案。
“经营性网站不应该仅仅办备案,还需要办经营许可证。虽然法律已经规定了关于办理经营许可证的问题,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一直没有明确,执法部门也没有明确的表示,这样关于创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到底需要什么资质,从执法上到认识上都比较混乱。”阿拉木斯认为,解决这个基础性问题是前提,之后再就团购网站的门槛、管理做明确要求才有意义。
背后难题主管部门还应多作为
“我团购来的东西太多了,小到食品、化妆品、衣物;大到家具、家电,我也算得上是资深团购者了。但是团来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我们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都是团购发烧友,平时就交流一下团购经验,对付团购陷阱还得自己多个心眼。”在朋友圈里被称为“团购达人”的刘女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像化妆品,如果团购网站上的标价过低多半是小样或者“旧瓶装新水”,购买食品优惠券,网页上呈现的丰盛的食物“可能还不够你塞牙缝”。
“团购出现的这些问题与相关管理体制还是有一定联系的,政府部门对它的关注尚未付诸实施。”吴景明说。
北京市工商局、市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的8月份投诉分析显示,团购消费已成为近期消费者投诉的热点。8月份,12315、96315两条热线共受理21件团购消费咨询投诉,投诉内容主要涉及经营者拖延邮寄团购商品,或服务质量缩水、停业导致消费者无法接受已团购的服务,拒绝按照团购说明提供商品或服务等。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商务部欲设置门槛约束团购市场外,有消息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其他部门也在酝酿出台相似措施。
“主管部门的分工协作不利,没有明确的责任范围,再加上网络具有虚拟性与宽泛性,监管起来有较大难度,这些都是造成团购出现问题的因素。消费者自身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不强,也为团购乱象的产生创造了可乘之机。”阿拉木斯表示,规范团购市场可以考虑制定专门的规章。
对这种情况,吴景明建议倡导商家加强自律,对消费者进行引导,从这两个角度促进团购市场健康发展,“此外,政府应该对团购市场有一个引导,使团购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现在应该做的就是针对团购出现的问题做一些调研,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关法规。”吴景明说。
对此,李建刚表示赞同,他认为针对团购的法规制定需要一个更加严密的系统性的专家组织的讨论论证,同时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加大对团购的作为。(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